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欣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2017-07-21 李虻 古典音乐放映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1487958l&width=500&height=375&auto=0梅纽因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赏析

门德尔松(Mendelssohn, Felix 1809~1847),德国作曲家,出生在美丽的莱茵河畔。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艺术家,富裕的生活条件和平静的社会环境为他的创作铺就了平坦的道路,这使得他的作品中缺乏贝多芬那充满激情的英雄气概,却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般的描写,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晚期力作,生命的缩影,与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道,共同享有最杰出小提琴协奏曲的美誉,并被称为“三大古典小提琴协奏曲”。 本文作者



门德尔松的作品创作从1838年开始,历经6年的反复修改,直到1844年定稿,是为他的老朋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菲迪南(1810~1873)而作。与很多作曲家创作时脑海中总会有一个具体的演奏家相似,门德尔松脑海中的这个演奏家就是菲迪南。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切磋,尤其是作品中极具效果的华彩段落,菲迪南更是直率地提出意见。该曲1845年在莱比锡格万豪斯音乐厅首演,菲迪南作为首演的独奏者,把作品的细腻风格与帕格尼尼的辉煌技巧融于一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有许多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特点: 

  1. 大的布局保持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和协奏曲的发展逻辑,形式上沿袭了莫扎特确立的器乐协奏曲3个乐章的结构形式。3个乐章连续演奏是早期协奏曲惯用的手法:第一乐章结束后,巴松奏出的主调属音以直接对置的方式直接进入第二乐章;第二乐章结束后,用该乐章材料写成的连接,经过节拍、调性的变化,过渡到第三乐章。而第一乐章内部也对传统奏鸣曲式的结构做了较大改变,各部分的界限模糊化,强化了相互之间的连接贯穿作用。如呈示部中结束部通常的收拢性被连接性替代,一气呵成地进入展开部;展开部最后的属准备部分被华彩段替代,贯通进入再现部。 

  2. 典型协奏曲第一乐章中,包含主题最初陈述的呈示部通常有两个,也称为“双呈示部”。第一次陈述(第一呈示部)由乐队演奏,第二次陈述(第二呈示部)由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独奏乐器占主导地位。而作品则取消了双呈示部,独奏小提琴一开始即直接进入主题。可以说,门德尔松创立了盛行于19世纪的单呈示部协奏曲形式。 

  3. 第一乐章虽然是奏鸣曲式,但没有像一般协奏曲那样在进入第一主题之前有一个较长铺垫的序奏,而是直接给出主题,简洁明快、极有特色的抒情旋律自然地流淌出来; 

  4. 小调式通常表现柔美、抒情、暗淡的情绪,大调式通常表现坚定、有力、明亮的色彩。而本曲第一乐章恰好相反,e小调的第一主题是充满激情的快板,G大调的第二主题则演奏得优美恬静。 

  5. 小提琴演奏的华彩段,没有像巴罗克时期那样由独奏乐器演奏家不受乐谱约束地即兴表现复杂的演奏技巧和独特的音色,而是由门德尔松亲自写出旋律优美的华彩段,并使之与整体风格保持一致。此外,典型的华彩段位于再现部的结尾处,而本乐章的华彩段则位于展开部与再现部之间,在两个部分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14yxcwow&width=500&height=375&auto=0朱莉娅.费舍尔 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文赏析)



第一乐章虽然采用奏鸣曲式,但两个主题之间没有强烈的对比。独奏小提琴在高音区弱起开始,直接奏出的第一主题(1~72)通过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被强化,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犹如女高音华丽的咏唱,一开始即展示了迷人的魅力。这个分解和弦式的主题没有装饰音,朴实典雅;全部在E弦上演奏,饱满而辉煌,音色统一;以4小节为一组,呈弧线形向上平稳地推进,音色虽柔和,但在节拍的配合下产生了涌动发展的冲击力,热情激昂,充满了动力。随后,辉煌的演奏技巧渐渐地掩藏到华丽的弦乐器音群之中,若隐若现地不断发展。当管弦乐队充满激情地全奏这个主题时,它早已深深根植在聆听者的脑海中。门德尔松曾经说过:“第一段独奏全部用E弦”,其气势和旋律音域的充分调动,充分利用了小提琴最潜在的性能。 

经过一段新材料的精巧、活跃的连接部(72~131),音乐转入第二主题(131~167)。这个主题采用带再现的二段式结构,以三度为骨架构成特色的节奏型,通过模进发展不断强化;旋律优雅轻盈,色调明快,给人带来一丝淡淡的依恋与惆怅。这个略显惆怅的主题由两支长笛、两支单簧管温柔地以四重奏的形式奏出,独奏小提琴似乎是从天而降,一直落到小提琴所能奏出的最低音,然后自如地接替木管乐器继续演奏第二主题,通过连接意义很强的结束部(168~238)与展开部相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78hlxuu5&width=500&height=375&auto=0希拉里·哈恩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展开部(239~335)先后对第一主题和连接部分的旋律发展,虽有一系列调性转换,却没有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展开部的最后部分第299小节进入独奏的华彩乐段,乐谱上“Cadenza”的标记提示着华彩段的开始:令人炫目的弓弦上下飞舞,激动人心的旋律波澜起伏,更有了一层独奏小提琴继续展开的效果;乐队适时带着主题引入,好像小提琴在为乐队伴奏,将音乐推向高潮,引出第一主题的再现。 

在独奏小提琴继续发挥着华彩段落的炫技时,由乐队在e小调上演奏的第一主题再现部(336~493)翩然而至,这使展开部与再现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与呈示部相比,第一主题略作缩减,只再现了一个乐段,连接部也十分简短;第二主题虽然在明亮的E大调上演奏,但仍然保持了优美抒情的音乐性格。 

尾声(494~528)没有结束在终止和弦上,很自然地、连续地进入了行板的第二乐章。 

  • 第二乐章好像是一幅抒情音画,宽广流畅、气韵悠长的第一主题像是一首田园诗。

  • 第三乐章主部主题轻盈、欢快、活泼、灵巧,在欢乐的场面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乐曲在全乐队的欢唱中结束。 

整部协奏曲甜美而不落俗套,华丽而不肤浅,整体协调匀称,融形式美与情感美于一炉,集乐思清丽与情感奔放于一身,是世界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珍品。

*本文作者李虻,原载《琴童》 , 2016年第六期;往期古典入门:1、作家黑塞谈古典音乐丨“古典音乐意味着对人类之悲剧的认知,对人类智慧、勇敢、乐观的赞同肯定!” 2、新学期要到了,你会选修一门古典音乐课吗?来看一门古典音乐课的开场白!3、林耀基弟子陈曦:音乐是与自己的对话丨伟大的音乐家作品表达的是思想,思想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感受的;4、极简主义者的古典音乐课丨如何欣赏钢琴音乐丨听熟了,音乐的味道才会出来;5、多少忧伤的时刻,音乐安慰了我生命的痛苦丨霍特、迪斯考、王传越演唱舒伯特《致音乐》;6、你还记得初遇古典音乐的那个属于生命个体的人生时刻吗? 7、古典音乐真正的职责是什么?找到自我!黑塞《德米安》摘录;8、木心谈古典音乐丨“艺术是光明磊落的隐私。” 9、木心谈艺录丨“谈贝多芬、谈肖邦,最大的难事”是什么? 10、《命运》给我力量丨指挥家郑小瑛谈音乐与人生丨她说“癌症并不那么可怕!‘既来之,则对付之,不怕它,不念叨它’,它就会怕你!” 11、周小燕先生谈《蓝色多瑙河》丨喜欢古典音乐如何登堂入室? 12、《康康舞曲》告诉你,听音乐能听懂什么!13、只要你能被音乐感动就什么都好办了!14、没听过阿尔比诺尼《柔板》,不足以理解美丽与哀愁;15、比阿尔比诺尼更伤情的是巴伯的《柔板》丨音乐哲人巴伯在追问什么?16、三部《命运》交响曲,三种生活态度丨聆听贝多芬、柴可夫斯基、马勒的《第五交响曲》!17、古典音乐,不懂?他们说“没关系”!18、那个长得像爱因斯坦的格里格丨“你不能说他的音乐是挪威的!” 19、“我需要370年去学所有我想学的曲目”丨钢琴家们的“音乐时间观”;20、他们没有办法彼此交流,他们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爵士丨朱塞佩·诺瓦的爵士长笛;21、“有人说大提琴的旋律是灵魂的吟唱”丨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音乐会;22、帕格尼尼与李斯特的《钟》丨“音乐通过与诗的艺术,它可以使艺术得到更自由的发挥和更符合时代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